
20/07/2025
以花閱讀世界・巴黎篇
每個人決定出發的原因都不一樣。
有人是失戀、有人離職後想找回自己,
有人為了探索世界,
也有人只是單純想和家人朋友共享時光。
我開始愛上旅行後,也習慣替每一趟旅程找個意義。
2019 年第一次去歐洲,和造型師朋友一起出發,
拜訪了在巴黎做手工禮服的朋友。
我們還在網路上問了一句:
「有沒有台灣攝影師剛好在巴黎?」
沒想到湊成了一次,遠赴巴黎的花藝創作之旅。
那趟旅程我沒買包、沒買鞋,
但花了一萬多台幣買花,在巴黎綁了四束捧花。
跳脫日常採購邏輯,單純享受離開舒適圈的不確定與快樂。
從此之後,我的旅行裡總會藏著一點「花的任務」。
這不是工作,是熱愛。
在行程中硬是塞進買花、綁花、送花的安排,
在異國街頭交出一束花的瞬間,
也為旅途添上難以替代的記憶。
而買花這件事,其實也像在閱讀一座城市。
跟花店店員聊天、觀察當地花藝風格,
可以了解這裡的農業、氣候、花材習慣,甚至是文化性格。
比如──
荷蘭是鬱金香大國,但五月底一過,
整個阿姆斯特丹竟然找不到一朵活生生的鬱金香切花!
(是的,真的一朵也沒有。)
反而是台灣花市,每週都從荷蘭空運來大量新鮮鬱金香。
這背後的文化差異,改天再來說說。
而巴黎──
這個我開始「與花同行」的地方,
越來越多咖啡廳與店家,把桌上的鮮花換成了人造花。
因為高溫年年升,花店也因古蹟建築無法裝冷氣,
乾脆在夏天直接放暑假。
這幾年最感謝的,是願意給我們機會的每一位買花人。
無論是為了紀念、支持,還是單純的喜歡,
你們的信任,是我繼續學習、勇敢跨出舒適圈的力量。
也謝謝攝影師 ENZO K 和造型師 Tracy C. Makeup Studio,
在炙熱陽光下,完成一張張經典雋永的畫面,
讓 #海外婚紗 不只是夢想,而是真實的旅程風景。
聽說有人在問 2026 年的海外婚紗計畫,
光是聽到這個消息,就讓人熱血又感動。
不管未來在哪座城市,哪個國家,
如果有機會,
我們都想用花與你相遇,留下值得回憶的一刻。